德州撲克術語表總整理,進場前先把這些記熟
先從最常見的基礎術語開始,這些是你一進牌局就會遇到的關鍵字:
- Call(跟注):跟上一位玩家下的籌碼數
- Raise(加注):比前一位玩家多下注
- Fold(棄牌):不玩這局牌,直接放棄手牌
- Check(過牌):不下注也不棄牌,只是讓出決定權
- All-in(全下):把手上所有籌碼一次壓上

再來是德州撲克中會出現的幾個重要位置:
- Dealer(莊家位/按鈕位):每局最後一個行動的位置,位置最好
- Small Blind(小盲注):強制下注的第一位玩家
- Big Blind(大盲注):強制下注的第二位,比小盲多一點
- UTG(Under the Gun):翻牌前第一個行動的人,位置最尷尬
- BTN(Button):按鈕位,簡稱莊家
這些位置術語非常重要,因為在德州撲克裡「你坐哪裡」,決定你能不能打得舒服。小編提醒:會下注不夠,會判斷自己在什麼位置才是真本事。
德州撲克術語中英對照教學,別再搞混意思
光看術語沒用,你要知道它們在什麼情況下出現、什麼時候該用。以下是一些新手最容易混淆的詞,小編幫你一一翻譯+實戰說明:
- C-bet(持續下注):翻牌前有加注,翻牌後繼續下的人就叫 C-bet。是種控制節奏的戰術,不一定代表你真的有大牌。
- Limp(平跟):只跟注,不加注。大多被視為弱勢打法,但有時也能藏招。
- Check-raise(先過再加):一開始不下注,等對手下注再反加。這種動作通常是有牌但裝沒牌,戰術性很強。
- Donk bet(主動下注):原本不是上局的加注者,但在翻牌後突然主動下大注,這種動作有時會讓對手摸不透你在想什麼。
- Value bet(價值下注):知道自己有好牌,為了讓對手跟注而下的注。不是嚇人,是誘人。
這些中英術語搞懂之後,未來不管是看直播、打實戰還是看教學影片,你都能秒懂人家在說什麼,也能把這些術語用在自己的操作裡。
術語會用還不夠,德州撲克實戰用法一次舉例教你

看懂術語是一回事,會用又是另一回事。小編這邊舉幾個例子,幫你理解怎麼在牌桌上實際應用:
你手上是 A-K,翻牌沒中,但你是翻牌前的加注者。這時候該不該 C-bet?其實可以,因為你代表強牌,C-bet 可以逼掉對手一些小對子或沒中的手牌。
又或者你在大盲位,對手 Limp 進場,你用中對 Check 回去,翻牌中了三條。這時你可以 Check-raise,先裝沒事讓對手下注,再突然反加,讓對手難受。
還有一種狀況,你拿到順子但對手很被動,你可以用 Value bet 下小注引誘對手跟注,別一次全壓嚇跑對方。
這些就是術語+戰術結合的打法,新手不需要一開始就學會所有,但慢慢練、慢慢試,習慣用語言去表達動作,會幫助你思考更清晰。
德州撲克術語新手最常卡關的地方
Q1:什麼是 Limp-in?是不是打得很爛才這樣?
A:不是每次 Limp 都是爛打法,有時候是想便宜看翻牌,但不能太常用,會被人看穿。
Q2:Dealer 是發牌的人嗎?還是玩家?
A:在線上或朋友對局中是玩家位置的代稱,不一定真的發牌。
Q3:什麼是 Bluff?跟術語有關嗎?
A:Bluff 是「詐唬」,不是一個動作術語,但常搭配 Check-raise 或 All-in 出現,是戰術的一部分。
Q4:All-in 是最後一招嗎?
A:不是!All-in 是操作的一種,關鍵看你在什麼時機用,有時是反擊、有時是壓力,有時是自救。
學會德州撲克術語,打牌不再當門外漢
玩德州撲克不是看誰打得快,而是看誰反應快、誰判斷準。搞懂術語,不只是為了裝懂,更是讓你真正進入德州撲克的世界。當你聽到別人講 Raise、C-bet、Check-raise 時,不再一臉問號,你就離上桌發揮真正實力不遠了。小編提醒一句:術語不用一次學會,先記熟你打牌時常用的幾個就好,邊玩邊熟,打中幾場自然就會變熟練。這篇德州撲克術語懶人包先幫你打好基礎,下次如果你想看進階術語教學或戰術拆解,記得再來找小編,我們下桌見!
延伸閱讀:德州撲克大小這樣看,德州撲克大小順序快速上手!